离婚+负气离队 曾为国手的她30以后才顿悟

https://www.8bo8.net_2020-11-14 20:10_来源:新浪体育

  三十而立。

  30也是人生的一道分界线。

  30岁前,她经历了一场失败的婚姻,也曾负气离开国内女排王者之师。

  30岁后,她迎来命运的转变。来到上海女排,遇到真爱,职业生涯也悄然发生转变。

  更好的是,她开始渐渐领悟生活真谛。

  她就是参加过伦敦奥运会的排球女将

  ——米杨

  决断

  在20多年的职业生涯中,米杨的轨迹在“失去”与“得到”两个过程中循环往复。

  她与现在的丈夫方颖超都曾经历了一段失败的婚姻。

  第一段婚姻的起点是在她26岁,她在感性的支配下领取了结婚证。但男方在天津,她则远赴福建打球,分隔两地是他们最终离婚的导火索。

  离婚前的那段日子是极其煎熬的。“就是在打联赛的那段时间里。”

  一方面,作为队中的主力二传,她有责任在场上心无旁骛地帮助福建队打出好的表现;但在赛场外,她受限于婚姻的困局中,步履维艰,“太痛苦了,每天都睡不着,每天都有事情在脑子里转。”

  影视作品中,很多在婚姻中伤痕累累的女性因担忧前途未卜的单身生活,紧紧抓住已不牢固的“救命稻草”,越陷越深。

  现实生活中,米杨也曾恐惧离婚后的日子,她害怕自己穷其一生茕茕孑立,“想过离婚后会不会不再相信爱情。”这是最坏的打算。

  她想,如果情况好的话,自己起码也会在5、6年里不会再谈恋爱。

  通过好友的反复交流与开导,她逐渐在迷雾中找到出路。

  28岁时,她想通了,勇敢迈出那一步,结束了自己的第一段婚姻。离开民政局时,她感到无比解脱与放松。

  事情的转折点发生在2017年。

  打完全运会后,她与上海队开始合作,只身前往上海。

  在为新东家效力时,她遇到了在上海男排任职教练的前国手方颖超。

米杨与方颖超米杨与方颖超  

  三十有余的方颖超,颜值葆鲜,身材也依旧颀长,没有任何发福迹象。

  米杨承认,自己曾被对方的帅气吸引。

  接触下来,她发现对方身上优点越来越多:礼貌待人、为人处事得体。

  但他也并非完美,“我感觉方颖超一谈恋爱,智商马上降为0,很呆,很傻。”

  那一个赛季,上海女排引进了单外援金软景,志在夺冠。

  米杨与上海队队友并不陌生,她与马蕴雯、张磊一起参加过伦敦奥运会,与杨婕、张轶婵也在国字号队伍中成为过队友。

  但毕竟加入语言以吴语为主的上海队,她需要一段适应的时间。

  那段时间外界对米杨的关注较多,再加上伤病环绕,致使她的压力有点大。

  好在,方颖超在每一次她需要自己的时候都会适时出现。

方颖超观战比赛方颖超观战比赛

  联赛第二场客场对阵浙江队,米杨表现不佳,被教练换下场。

  虽然那场比赛队伍赢了,但米杨还是久久陷入沉思,“为什么我没打好,我对对手熟悉,对这个场地也熟悉,但作为老队员,我的表现起伏那么大是不正常的。”

  她在自我否定与自我怀疑中徘徊。

  方颖超给了她最好的解答,“你刚来上海,和队友配合得不是特别默契,还有一个原因,你太想打好,反而让自己有点紧张,传球也不果断。”

  方颖超的宽慰与分析直接、透彻,让她感觉茅塞顿开。

  和方颖超的相处,带给她的感受与第一段婚姻全然不同。

  通过对比,她开始对第一段婚姻的失败有所感悟。

  “方颖超和我都是排球运动员,我的每一场比赛他都会看,看完之后会和我说一些我觉得有用的话,会鼓励我。”

  她突然发现,感情生活中,双方对彼此的了解显得如此重要。

  她第一次有了被体贴后的满足感:“就比如方颖超能知道我的伤有多疼,这是我前夫做不到的,因为他体会不到我的感受。”

  但她始终认为第一段婚姻没能善终并不只有对方的原因,自己也犯了年轻冲动的错。

  “第一次结婚时,我其实没有很了解结婚的意义,怎样才叫结婚,我当时想要的是恋爱,还是结婚,其实我的想法并不明确。”

  合适的人相遇,婚姻是爱情的升华与发酵;不合适的人遇合,婚姻则成为了爱情终究的在劫难逃。

  “谈恋爱时,浓情蜜意时,觉得两个人结婚后可以在一起生活一辈子,即便发现了互相之间很多不合适的点,也会美好地幻想,结婚后会变得越来越好。”

  后来,她才知道柴米油盐的事情最简单,也最复杂,是一门“玄学”。

  恋爱时,他们一周只见2、3次,避免了很多矛盾发生点。

  婚后双方之间发生的琐事更多,婚姻也关系到两个家庭,在不同的家庭教育背景下成长,各人对世事的理解和感悟都不尽相同。两个人互相爱着彼此,也伤害着彼此。

  重生

  与方颖超恋爱2年多后,他们开始筹划婚姻。

  米杨的父母首先是不支持的,她们不舍女儿再次离乡背井,也担心女儿嫁到外地举目无亲。

  米杨也曾犹豫,毕竟有过一次失败的婚姻,会让她有劫后余生的不安稳感,再次遇到认为对的人,理智这次击败感性,占了上风。

米杨与方颖超领证结婚米杨与方颖超领证结婚

  恋爱可以任性,婚姻则需要双方求同存异。她看中方颖超的单纯,决定和他携手闯关,也算自己另一种“重生”。

  因为双方工作问题,他们去年并没有打算在领取结婚证后马上举办婚宴。

  原本订好了今年7月30日那天举办婚礼,但疫情打乱了他们的计划,订好的婚宴被酒店退了回来。

  米杨至今还缺少一个穿上婚纱、接受众人祝福的时刻。

  她曾无限期待过,但现在她倒并不那么在意。

  他们索性把目标转移到“造人”工程上,“干脆先要一个孩子,等孩子满月那天,可以一起办。”

  婚后的日子是“磨”着过的。两个人时有发生小矛盾,原由都是从一件小事开始,米杨会抱怨方颖超对自己关心不够,需要对方“哄”,但方颖超却偏偏不太擅长这个。

  “我就是那种给个甜枣就高兴的人,他却不会给我这个甜枣,‘哄’的方式也不对。”

  米杨多次在争吵时对方颖超说:“这个问题我和你说过多少遍了,每次都因为这一件事情吵。我知道你也改不了。”

  对方改不了,只能她自己改。

  第一段婚姻,她觉得自己有点太斤斤计较。

  之后,她反省过自己,认为有些事情不必强求,就比如对方颖超“取悦”另一半的情商,她已经看透了,方颖超确实做不好,所以她也就放弃了对这件事情的较真。

  生活中的点滴就是烦恼与幸福交替出现。前一个小时,方颖超还因木讷惹她生气,后一个小时,他就会主动做饭,刷锅洗碗。这样,米杨心里也就得失均衡了。

  真正让她感到家庭生活的温馨是今年开始的。

  去年1月,他们在青浦区买了一套房子,交了首付,今年3月开始一起住进新家。

  因为现在米杨和方颖超都担任教练工作,他们需要一周里选几天住在东方绿洲训练基地。

  但两个人会挤出3天的时间,晚上一起回家过正常的夫妻生活。

  这是她从未有过的状态,她感到很温馨,“我就感觉自己像上班族,很喜欢这种生活的氛围。”

米杨与方颖超甜蜜自拍米杨与方颖超甜蜜自拍

  谈恋爱时,两个人出门基本上都是方颖超买单。

  米杨不追求“物质”,她不喜欢奢华的服饰、化妆品与包。遇到喜欢的,她经常自己掏腰包。

  结婚后,她和方颖超也像很多上海夫妻那样,方颖超每个月固定抽取一部分工资交给米杨,后者会存进一张银行卡里,“这是我们共同的一张卡,以后钱就用在大事上。”

  她完全进入妻子的角色,将家庭生活的琐碎小事安排妥帖。

  焦点

  在过去的职业生涯中,米杨曾先后效力过5支队伍。除了母队天津女排外,还有福建女排、上海女排、云南女排与曾经的南京部队女排。

  在离开天津女排前,她认为自己的职业生涯每一步都走得非常踏实。

米杨身披国家队战袍米杨身披国家队战袍  

  米杨从8岁开始练球,启蒙老师王指导曾入选过中国女排。

  米杨是幸运的,启蒙老师特别喜欢她,各个方面照顾她,甚至还会自费带米杨去吃麦当劳。

  她对启蒙教练的印象至今还很深刻,“她为了让我打比赛,给我制造了很多机会,比如让我去打天津小学生比赛,我从3年级就开始打比赛了。也是她帮助我争取到进体校的资格,因为那个时候我个子不高,不属于苗子。”

  那几年,米杨对排球的热情一直保持在至高点,她是队里唯一能做到全年全勤的孩子。“小病我都会坚持去,除非就是在床上病到不能起来。”

  12岁她去了天津市体校,在体校待了5年。体校教练有意培养她做二传,她曾抵触过这个位置,认为这个位置不能进攻得分,缺乏趣味性。

  但教练看好她能传出一片天地,她传着传着也传出了信心。

  后来,她去了天津青年队,遇到了现在的天津女排领队张静坤。

  张指导也非常喜欢米杨,认为她做事稳妥,把队里的各种事情都交由她去做。

  因为受到教练的信任,她在还没进天津一队时就转会到南京部队队打了联赛。

  那4个月是她职业生涯迄今为止最开心的日子。“我非常怀念那4个月,和新队友在一起,太开心了。”

  回到天津队后,她顺理成章进了一队。

  之后的日子在回忆里就只有一个字“苦”,王宝泉“魔鬼式”的训练曾吓坏她。

  她记得,有一天球队放假,王宝泉来到她们房间门口,说了一句,“等会下楼加练。”她和屋里的其他三名队员都哭了。

  “我、陈丽怡、李莹、张晓婷一个房间,听王指导说完就在房间里哭了1、2分钟。那个时候我们年级小,王指导一直盯着我们,我们基本上没什么休息时间。”

  几乎每天都会有不同的教练带队员加练,但加练的人却都是一样的面孔。

  回忆后,米杨感慨:“我真不知道那个时候是怎么过来的,要我再回去重来一次,肯定坚持不到现在。”

  2013-2014赛季期间,米杨陷入了争议事件,改变了她职业生涯的轨迹。

  那个赛季,米杨成为了主力二传,但队伍在开赛后战绩不佳。米杨与主教练对失利的理解产生了分歧。

王宝泉教练王宝泉教练  

  “其实当时我和王指导两个人说话都冲动了,不是原则性问题,就是话赶话。”性格倔强的米杨脑子一热,不管不顾职业生涯的未来,决定离队。

  不由分说的果决背后,是她腿伤的折磨。她每日咬牙维持的那一根线,在心理稍有松动的时候崩断了。

  “那一刻,我就觉得真的不想回去了,终于不用再受折磨了。那一年,我的腿伤非常严重,因为要打联赛,也不能休息,也没很多时间去治疗,就是要快撑不住了。”

  这件事情引起了外界的热议,很多不真实的故事版本陆续传到球迷耳中。米杨从未有过回应。

  离开天津队后,米杨在家待了一段时间,因机缘巧合,她有机会去福建队打球。她还是割舍不下排球,于是拿起包裹,选择远行。

效力福建队期间的米杨效力福建队期间的米杨 

  “其实现在想来,去福建队的选择蛮正确的。在福建队的这几年,我经历了一些事情,一切都要靠自己,锻炼了自理能力。”

  生病的时候,她需要照顾自己,躺在床上四肢无力时,想喝水,她要花好一段时间自己烧水。这也造就了她性格的独立。

  以至于在2017年全运会后,她与上海队签约前都瞒着父母。

  与上海队的签约,她坚持一年一签,她也和上海排管中心开诚布公:“先签一年,如果合作得愉快就续签。我不喜欢拐弯抹角。”

  那一个赛季的联赛,上海女排在金软景的带领下与天津女排在决赛奋战到第7场决胜局,最终以2分落败。

  在这个过程中,米杨也曾遭遇外界的调侃,“有一些人说其实我很难做,赢了,就是背主求荣;输了,就是上海队的‘奸细’。”

  她看到这些留言,觉得好笑,并没有太在意。

  决赛第7场,4月初的上海温度有些回升,场馆内闷热,姑娘们的脸颊到了决胜局已经烫得绯红。

  当金软景在4号位将球扣出界后,天津队笑到了最后。米杨抱着队友,第一次在赛场上哭得如此酣畅淋漓。

  “我们几个老家伙这么努力,打了7场,费了这么大的力气,都没拿到冠军,太可惜了。哭,不只是为了我,也是为了我们这几个老家伙,大家在一起打球不容易。”

  决赛的赛程安排得紧密,不得不说,对上海女排这些老将是一种额外的挑战。到后面几场比赛,米杨都是靠吃止疼片坚持上场。

  现在回首那个赛季的过程,她仍觉得过程是甜美的,能和昔日的队友一起并肩作战的感觉真的很好。

  转型

  11月12日开打的新赛季女排联赛,米杨的名字并没有出现在上海女排队中。

  事实上,她现在的角色已经有所改变改变,在今年7月成了上海市中学组女排教练。

米杨执教的上海女排中学组米杨执教的上海女排中学组  

  如何执教14岁左右的女队员是一门很深的学问。

  米杨发现,现在的孩子与过去的她们不太一样。

  过去的她们在教练面前谨小慎微,开会只会默默低着头,不敢发声,更不敢互相交流。

  对现在的孩子来说,米杨更像是亦师亦友的关系。

  她们也会偶尔和她开小玩笑,还会在开会时窃窃私语。后面一点是米杨不能容许的,她也给小队员立下了规矩。

  ——教练是长辈,看到教练要打招呼;晚上10点要熄灯睡觉,谁玩手机就第二天罚单兵和跑步;训练之余可以和教练开玩笑,有什么要求尽管提,教练也可以多照顾队员,但在训练场上教练不会给任何人留情面。

  她想起自己在这个年龄段听到和看到的教练的教学方法,也适当地进行改变,“可能是我在上海待的时间长了,我的想法越来越人性化,会给队员们空间。”

  比如带队打比赛,如果赢球了,她就会把手机发给队员,让队员可以玩一个半小时的手机,以示奖励。

米杨的小队员们米杨的小队员们

  但她也有烦恼。

  队员们会在晚上陆续地因琐事找她——“米指导,我能不能去小卖部买点东西;米指导,我能不能去谁的房间玩一会?”

  她向上海队的张立明指导和王之腾指导请教,如何应对这种不间断的请求。

  经验丰富的老教练张立明教了她宝贵的经验,米杨实施起来觉得很有效果。

  她开始让孩子们写训练日记,用训练日记来换手机;一个寝室队员轮流进行打扫,互相监督,看谁打扫得不合格。

  通过这些办法,她发现自己对队员的管理更有效率了。

  前一段时间,她带队员外出参加全国学生运动会(中学组女子排球),从白天忙到黑夜,都没有精力和方颖超打电话。

  “以前我会要求他和我打视频,现在我忙自己的事情,和他约好打视频也会忘记,忘记就算了,赶紧睡觉,第二天接着忙。”

  她珍惜第一次以教练的身份参加比赛的经历,觉得机会很是难得。与她一起带队的同事也夸赞她,“心态好,遇事不急躁,很乐观。”

  她发现,自从成为了教练后,她的生活变得充实了,以往对方颖超的一些高要求,也会因注意力转移而变得更从容淡然。

  她享受现在的日子,也符合自己的一个观点——“我觉得结婚后,自己还是要有自己的事业和经济实力,我宁可在工作上累一点,这样的话,我就会永远‘抬得起头’,也会更吸引另一半。”

  她拒绝做家庭主妇,也拒绝完全依靠另一半,在婚姻的天平上,她需要有自己的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