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3000匹伊犁马送往唐山参与震后重建

https://www.8bo8.net_2020-01-25 20:10_来源:新浪体育
原昭苏军马场送马牧工在周恩来总理题写的“穷棒子”牌匾前合影留念 原昭苏军马场送马牧工在周恩来总理题写的“穷棒子”牌匾前合影留念

  1976年7月28日,唐山发生大地震。至今,这场劫难已经过去40年了,可是住在伊宁市江南春晓小区的袁银喜老人却永难忘记,已经77岁的他对震后的唐山有着特殊的感情。

  1977年,袁银喜和他的同事以及解放军战士和牧工96人,将3000匹伊犁马历时50多天从昭苏送往唐山参与震后重建。

  ”

  一声令下

  1976年10月,新疆部队接到了一项任务:无偿支援唐山地震灾区4550匹军马,帮助灾区人民尽快恢复生产建设。其中,昭苏军马场承担了3000匹军马的筹集和运送任务。

  那时候担任军马场生活管理员的袁银喜说,接到任务后,马场领导立即着手安排,并表示“把好马支援给唐山人民恢复生产,我们步行放牧也毫无怨言”。

  挑出来的马要在几天内进行检疫,这在当时确实有很多困难。然而,为了不让一匹病马混入运送唐山的马群中,大家分点把关,30多名畜牧兽医工作人员连续作战,对数千匹马进行入圈、固定、采血等十几道工序,终于在6天内将所有马匹进行了全面检疫。

  因为要经过长途运送,昭苏军马场将这些选出来的马编群放养,选最好的草场,让马长得更结实。

  运送途中,需要大量的后勤补给,袁银喜他们从1977年5月就开始大量打馕、宰羊,准备饲草料,挑选送马人员。

  6月20日,昭苏军马场支援唐山人民的20群马匹启程了。送马队伍在时任副政委的哈萨克族干部代利利和政治处副主任阿牙提拜克的带领下,赶着膘肥体壮的伊犁马踏上前往唐山的征程。

  运送途中

  由于没有运输工具,3000匹军马只能通过人工赶送到乌鲁木齐,再乘火车到唐山。

  从昭苏县到特克斯县,再到新源县,翻越冰达坂到南疆,然后到乌鲁木齐,有近1000公里的路程。

  由于路程较远,沿途草场和随行保障能力有限,马群只能分批错开走。

  送马路上,地形复杂,群山起伏,沼泽连片,狼群出没。一天,昭苏军马场的牧工、马群负责人霍查和战友们赶着马群翻过了一座高山,在沼泽地旁他们安营扎寨住了下来。深夜,突然出现狼群,受惊的马匹四处逃散。20匹军马掉入沼泽,越陷越深,最后只露出头部。紧急时刻,值班的牧工大声疾呼:“马掉入沼泽了!”霍查听到呼声,钻出帐篷飞奔到沼泽旁,纵身跳进去,在齐胸深的泥浆里,奋战一个多小时,在战友们的配合下,将20匹军马一匹不少地救了上来。

  50多岁的乃比走到巴音布鲁克时,腰痛的老毛病犯了,但他还是咬牙坚持走到了乌鲁木齐,只在门诊扎针后又跟着送马队伍来到唐山,完成了任务。

  蒙古族牧工卡克卡在送马途中摔断了腿,打着夹板坚持送马。16岁的小牧工托合塔尔巴义在送马的路上和大人一样吃苦耐劳……

  经过千辛万苦,马群陆续抵达乌鲁木齐,最长的走了51天。

  夏日,骄阳似火,火车车厢内的气温更高。送马的干部、解放军战士和牧工吃住在车厢里,身旁就是用栏杆挡着的马群。他们每天呼吸着牲畜刺鼻的粪便气味,有时候马粪甚至沾到他们的衣服和身上,对此他们毫不介意,担心的倒是怎样在这样闷热的环境里,保证每一匹马的健康。

  一匹烈马不习惯车厢里的环境,三天三夜没饮水。值班的17岁小牧工哈拉太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为了让马饮上水,他跨过栏杆,跳进马群,一手抓住马鬃,一手托着马的下巴,使劲向外拉。烈马发怒,一口咬住他的手臂,顿时鲜血直流,痛得钻心。但是哈拉太没有松手,咬紧牙关,继续拉马。马被拉到栏杆前,他按住马头,终于让马饮上了水。在车厢里,一匹马下了马驹,值班的解放军战士当即把马驹从马群中抱了出来。指导员杨贵喜上眉梢,赶紧拿出自己的白毛巾给小马擦去身上的脏物。有一匹马生了疮,随行兽医、新疆军区后勤部军区检验所副所长韩志国日夜守护,精心治疗,把创口里的蛆一个个拣出来,又在创口上敷上药物。

  在火车上,经过6昼夜的精心押运,终于来到了唐山。

  深切感谢

  四个军马场的4550匹军马一匹不少地运到了唐山。其中,昭苏军马场的3000匹军马在途中还产下了7匹马驹。随同马匹一起运至唐山的还有10万斤精饲料。

  这些马很快被分配到唐山灾区的各个县和村,拉运物资、耕作田地,为唐山地震后的重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8月29日,当地政府和群众为送马队伍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袁银喜他们还去工厂参观,在周恩来总理题写的“穷棒子”牌匾前合影留念,唐山市还给大家赠送了印有“万里送军马,军民情谊深”字样的陶瓷杯。

  在唐山地委和河北省委给新疆军区的感谢信里写道:“你们送来的军马,不仅是对唐山人民物资上的巨大支持,更是带来了党中央的关怀。”

  追溯历史

  因时间过去很久,加之管理机构变动,以及当时档案工作不健全等原因,这段伊犁马远赴唐山的事迹被很多人淡忘了。直至昭苏县今年进行天马文化博物馆布展工作时,才无意间发现了这条珍贵的历史线索。

  为了更多地了解这段历史,昭苏县除了面向社会征集相关资料外,还派专人赶赴唐山等地调查。

  7月初,工作人员在唐山当地查到:《唐山劳动日报》1977年8月29日第四版《万里送军马 军民情谊深》和1977年9月27日《征程万里军马来》的报道,《丰南县志》第三十三页关于新疆军马的记载“8月,新疆部队无偿支援本县军马1800匹,并派员押送到胥各庄。”

  同时,在山西晋中灵石县《灵石县供销合作社志》发现“1983年7月,引进新疆名马206匹”的记载。

  工作人员还在伊犁州党校图书馆查到《伊犁日报》1977年7月21日第二版文章《骏马寄深情》。

  而在昭苏本地,也征集到了当年的合影和陶瓷杯,并且了解到送马牧工二三十人尚健在,主要居住在昭苏马场、伊宁市。

  尽管线索不多,但是,通过这些文字和图片,我们还是得以感受到这段历史渐渐清晰的轮廓,我们在今天回望它不仅是感慨,更是铭记。

  过去的新闻会成为故事,而岁月烟尘里的故事就是今天的历史。伊犁马作为国内第一运动马,是在昭苏县历经百年培育而成国内优良的马种,大多人对它的认知局限于赛场,而3000匹伊犁马送至唐山参与震后重建的历史,会让我们对这一优秀的运动马有更多的了解。